Web2.0這個名詞的正式出現,源自於全球最大的電腦出版商O`Reilly Media。

2003年4月,當時網路仍在泡沫化的低潮,他們在舊金山召開一場腦力激盪會,討論網路的未來,你一句我一句中,新網路紀元的特徵被拼湊起來,於是Web2.0此一新名詞正式出現。

Web2.0的本質是:「利用集體智慧,將網路調整為所謂的全球的大腦…」
這並非一種新技術,而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與Web1.0孑然不同,這個時代裡主要有四種特色:參與取代接收,分享取代控制,分散取代集中,多向連結取代單向溝通。使得網路資訊不再只是單純的下載和閱讀,使用者擁有更大的資訊控制權,他們隨時能透過上傳,修改他們不滿意的內容,或者透過分享,把取得資源的成本降至最低,甚至提供免費服務。

Web2.0強調個人化、客戶力量、小利潤大市場,透過網路集體創作,客戶主動行銷,利用網路廣大的主動參與力量來改變世界。換句話說,只要能夠動員全世界許多微小的使用者,讓他們主動把所知道的,所經歷的上傳至網路,從使用者身上集中出最大的影響力,就是老大。眾所皆知的維基百科是一例,部落格現象也是一例,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亦然。

SOS団成立的終旨「世界を大いに盛り上げ」可以說就是Web2.0的極致,當独立UHF放送局放映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之際,小部分的信徒開始大力推廣,藉由同儕團體的口耳相傳,部落格間的訊息傳遞,甚至YouTube的淫威,廣大的觀眾從原本只是單純使用者轉搖身一變成為最佳的連動式廣告,如此一來,讓一些從來未接觸過該作的人接連受到影響,群起效尤。到此為此一個Web2.0的成功模式於是形成,光小説就賣了上百萬本。

當然,京都アニメ更是功不可沒,不按牌理出牌的獨特性精闢的刻劃了涼宮ハルヒ,匯集了那股動員使用者的力量,讓些二連三的置入性行銷變得更為合理。原畫家、聲優、形形色色的二次創作,舉凡關於涼宮ハルヒの憂鬱的關鍵字,透過廣大使用者的分享力量,無遠弗屆…就如在下這文章也是其中之一。

當然,類似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在這瞬息萬變的網路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說來見笑,定期閱讀商業週刊的在下對這一類的事物多少有點憧憬,維基百科、部落格、Youtube…下一個關於Web2.0的話題究竟是什麼?動點腦筋,或許下一位在車庫裡改變世界的就是你了(笑